“救”在身边—— 给生命更多可能

发布日期:2021-09-10 09:31 信息来源:大发体育平台网 浏览量: 【字号:  

【阅读提示】
    在池塘和小河边,发现有人溺水,你会实施急救吗?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突然晕厥,你会进行心肺复苏吗?在运动场或高速公路上,有意外伤害发生,你知道采取什么办法紧急处置外伤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提高生存质量的关注,学习并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已成为现代社会新的标志。面对近年来自然灾害肆虐,交通事故频发,电击、溺水、心脏骤停等病例的剧增,让急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的声音,正从医务界响彻全社会。今年9月11日,是第22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做学校社区的急救英雄”。做“急救英雄”,不仅需要胆量和智慧,更需学习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成为急救的参与者和践行者,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给生命增加一份保险。
    “生命的拥抱”
    “要不是120救护车将孩子及时送进医院救治,我们家孩子这条命真的就很危险了。”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家住淮上区桂花园小区的张女士回忆起孩子遇到的意外,依然心有余悸。“如果我们掌握一些急救知识,这场意外可以也不会发生。”
    张女士回忆,去年夏日的一天晚上,年仅10岁的儿子吃晚饭时,不慎将鸡骨头咽下,鸡骨头卡在嗓子里,咳也咳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孩子一时憋得脸通红,情急之下,听信“土方”,先喝了几口醋,然后又一屏气咽了两个馒头。没想到,馒头不但没能将卡住的鸡骨头“冲”下去,反而致使鸡骨头越卡越深,几乎扎穿食管逼近主动脉。眼看着孩子的状况越来越糟糕,只得向120急救中心求救。孩子被送到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后,经过急诊科医生两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治,最终孩子才脱离了危险。
    无独有偶,今年3月,家住高新区如意嘉园小区的陈芳,也曾因不懂急救知识差点“害”了孩子的命。陈芳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今年6岁,一天夜里突然发烧,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后,烧没有退下来,接着突发抽搐。由于怕孩子咬舌头,情急之下,她按照老年人的说法,自制了一个压舌板,强行塞到孩子的嘴里,结果压舌板差点堵塞气道窒息,幸好120急救人员及时赶到,才没有酿成更大悲剧。
    “对急救知识一无所知,随意操作反而会误事。”蚌埠市紧急救援中心急救医生段传友告诉记者,向120求助的紧急情况多种多样,其中心源性疾病及事故外伤等较多,近年来因吞咽异物向120求助的紧急情况也有上升趋势。“其实心源性疾病或外伤,如果第一现场发现,掌握一定的紧急救护知识,在现场进行合理处置,可以为病人争取到宝贵的时间,而发现有人吞咽异物产生呼吸困难时,处理得当也可以很好地化解危险。”
    段传友举例说,孩子在抽搐时,咬断舌头的概率非常低,盲目地往嘴里塞东西,会增加更多意外风险。大多数抽搐或惊厥发作都是短暂的,具有自限性,一般1到2分钟内就会缓解。当抽搐发生时,正确的做法是把孩子放到平坦柔软处,如地毯、床上,并让孩子侧躺,头偏向一边,松开领口和衣服,保障呼吸通畅,避免窒息。
    食物卡喉后,很多人会选择喝醋软化,其实这种做法基本没有作用,因为醋在喉咙里停留的时间极短,根本达不到软化骨头的目的。而吞咽馒头,更有可能会使鱼刺、鸡骨等扎得更深。还有一些人采用另一个错误做法:拍背或者用手指伸入喉咙去取等,但这样不仅没有效果,而且会使异物更加深入呼吸道,带来不可知的生命危险。“遇到有人吞咽异物的情况,‘海姆立克急救法’不失为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处理方式,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解除食物堵塞呼吸道发生窒息的情况。”
“海姆立克急救法又称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由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发明。”段传友进一步解释道,1974年,海姆立克首先应用这种方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自此以后,这种方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如何操作的?采访时,段传友以记者为患者做了一个简单示范:他转身来到记者背后,双手从后面环抱记者腰部,双手握拳,然后向记者上腹部施加向内、向上的冲击力。在冲击的时候,记者感到胸腔压力突然增大,一股气流急速向外喷涌……
    “海姆立克急救法简单实用,效果立竿见影,只需在医生示范下自己练习几次就能掌握。”段传友告诉记者,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工作原理是,施救者冲击患者的上腹部,令患者腹部的膈肌迅速上抬,胸腔的压力突然增加,从而给气道一股向外的冲击力,可以促使梗塞到气道的异物排出。
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可以站立的情况,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后面,双手从腰部环抱,双手握拳,然后再用力冲击上腹部,则可以完成。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则必须让患者平卧,再给予上腹部向内、向上的冲击力。假如患者为孕妇或者肥胖的人,腹部不能按压的情况下,也可以按压病人的胸骨下半部分,也能够使胸腔的压力突然增加,达到同样的效果。
    与时间赛跑
    “丁零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蚌埠市120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员刘雪莲立即拿起电话,电话的另一端传来了急促的求救声:“快派120救护车过来,我奶奶快不行了!”简单询问了一下地址后,小刘立即向直属救护站值班医生和救护车驾驶员发出出车指令。仅仅过了一分钟,救护车拉着长笛疾速上路。
“时间就是生命,病人就是亲人,调度中心24小时全天候运转,我们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为患者争取时间”。调度指挥中心黄毅科长告诉记者,无论是夜晚还是白天,调度员都必须在3秒钟内接听呼救电话,这比国家要求的10秒钟接听标准少了7秒钟。为了争取生命的每一秒时间,即使是深夜,值班调度员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国家规定的标准是3分钟出车,而急救中心对我们的要求是1分钟出车。”刚刚下夜班的急救医生张峰告诉记者,快速出车的目的是给生命争取到宝贵时间,很多紧急情况,哪怕是多争取到1秒钟时间,生命便多了一种可能。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的创伤病人,20%因创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现场救治而死亡。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病例中,有40%—60%在发病最初几小时内死亡,而其中的70%是因来不及到医院就诊而死于家中或现场。
    在日常生活之中,许多病症是忽然产生的,许多意外也会临时性出现,根本不给人们提前准备的时间。这个时候,如果120救护车能够及时到达现场,急救医生就能为病人抢到宝贵的救治时间。
    据了解,为了尽可能多地为生命争取时间,更好地为患者实施院前急救,蚌埠市急救中心在硬件和软件上提供了最有效的保障。2009年建设了国内领先的调度系统,2016年又进行了技术升级。升级后的调度系统,不仅可以对求救者进行准确定位,还能对每一辆救护车的运行轨迹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救护车就是一间移动的ICU病房,完全可以保障急救的各种需求。”在市急救中心直属急救站,急救医生段传友向记者展示了这个移动ICU病房的先进设施:氧气瓶、除颤仪、吸痰器、输液泵、血糖仪、负压垫、心血图仪、呼吸机、可视喉镜等数十种急救器材应有尽有。
    “医疗急救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院前医疗急救、院内医疗急救和社会急救三个方面,我们承担的主要任务是院前医疗急救。即在蚌埠市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下的医疗和救护活动”,蚌埠市急救中心主任何峥嵘告诉记者,从急救流程顺序看,社会急救在最前端,是指由非医疗急救人员现场实施的救护患者的活动。120救护车带急救医生赶到现场后,就进入了院前急救阶段,这一阶段由急救医生利用医学专业知识和急救设备进行紧急救治,救护车到达医院后,就开始了院内医疗急救,由医疗机构在急诊科室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紧急救治和监护的医疗活动。“由此看来,急救是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争取时间对于挽救生命极为关键。”
    虽然目前蚌埠市拥有健全的急救网络和稳定的院前急救医生队伍,但急救医生就是再快,到达现场总归需要一些时间,对于如心脏骤停等突发性疾病仍会错失最佳救治时机。
    蚌埠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邹杰告诉记者,我国每年心脏猝死的总人数高达50多万,居全球之首,平均每分钟就有3人因心脏原因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抢救成功率不到1%。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我国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死亡病例分析表明,有40%的冠心病病人死于发病后15分钟内,其死因大多是由于不能得到迅速及时的抢救,而并非病情开始即已发展到不可挽回的致命程度。除心脏疾病外,中暑、过敏、溺水、电击等意外,都有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对心脏骤停患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心肺复苏,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每延迟一分钟,受害者生存的机会将减少10%,超过10分钟后才进行急救则生存希望渺茫,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
    抢夺“黄金四分钟”
    医学上有个黄金四分钟的说法,这个“黄金四分钟”是指心脏骤停的病人在心脏骤停四分钟内,有效的心肺复苏才是抢救患者的最佳时机,有助于患者恢复呼吸、恢复心跳、恢复意识。超过四分钟时间或越久,患者心肺复苏的几率就越小,特别容易出现脑死亡的植物人状态。为了给患者争取黄金四分钟,急救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是我国全民素质教育中的一块重要内容。
    “自动体外除颤仪简称AED,被誉为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命神器,在公共场所设置除颤仪,能够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了给心脏骤停患者争取到黄金四分钟,市政协委员丁和平、孙向东分别提出“关于在市区公共场所布放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提案”和“关于提升人文关怀、关爱生命,在公共场所设置急救医疗设施的建议的提案”。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共场所设置AED是加强重点公共场所应急医疗保障能力,提升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有效举措,目前大发体育平台正积极与已经开展AED配备的城市进行沟通,学习借鉴外地做法,积极与财政部门协商,争取AED购置、后续维修、更新费用以及培训、宣传费用列入每年财政预算,并制订鼓励政策,支持社会捐助,鼓励学校、商场、景点、场站、养老院等自行购买配置AED。
    “公共场所配置AED只是工作的第一步,面向广大市民开展急救知识培训任务更为艰巨。”蚌埠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孙林接受采访时表示,几年前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设置有AED,然而仪器放置若干年,使用率极低,几成摆设。由此可见,AED设置是基本条件,普及人员培训更为重要。在国际先进地区,猝死抢救成功率最高可达30%至50%,而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则不足3%,其主要原因是公众缺少应急救护知识,“如果现场人员没有紧急救护知识,或不敢实施紧急救护,也无法达到争取黄金四分钟的目的。”
    衡量社会应急救护能力水平,不仅要看专业应急救护人员的素质,还要看全民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近年来,市红十字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充分发挥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深入推动救护培训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应急救护知识在群众中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同时高标准完成救护员培训工作,2015年以来共培训4.1万人次。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目前开展普及性培训32场,15726人次,开展救护员培训19场,859人次。从培训内容上看,针对不同人群培训内容也有所侧重,进社区培训时,针对社区中老年人和孩童等群体,侧重于意外伤害处理、创伤救护等,例如:止血包扎、气道梗阻、烧烫伤、宠物咬伤等情况的处理,进企业进学校,侧重于心肺复苏、创伤急救、防火避险、溺水急救等技能操作培训。
    在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社会事件面前,受过专业救护培训的人员比普通群众能够更快、更好、更有效地进行判断与处理,为了响应“每个家庭都有一名救护员”的号召,大发体育平台积极开展救护员培训工作,由注册师资对参训学员进行为期16学时的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红十字救护员证。
虽然在群众性急救培训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实际生活中一个明显的感受是,部分公众急救意识较差,对快速而有效的现场救护,能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伤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对自己能否正确运用急救知识缺乏自信,害怕承担后果。
    孙林表示,鉴于此,在继续开展群众性急救知识培训的同时,下一步将着重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急救意识,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急救培训工作,联合卫生、教育、宣传、共青团等部门,发动学生、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开展广泛而持久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通过报刊、杂志、在公共场所制作宣传栏,发放自救互救手册,进一步普及急救知识,营造全社会支持急救培训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对公众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公众救死扶伤的精神和责任感,增强公众学习急救知识的热情,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让急救技能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项技能。(大发体育平台网记者 李茂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