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武定县:蓝图擘画狮山绿乡村美村民富
来源:武定县狮山镇人民政府        2023-04-18 16:56:21 【字体:
【字体:

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狮山镇秉持“一路一片景,一村一幅画,一家一景观”的理念,以“村村有标杆、村村有示范”为目标,以“建点连线,连线成面”优化布局,加强谋划部署,绘好全镇绿美建设一张蓝图,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因地制宜开展绿美乡村建设,丰富“绿”的内涵,做足“美”的文章,让乡村“美”得其所,村民“富”有所依,乡愁“留”有所托。

典型引领示范先行,勾勒绿美“新蓝图”。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成立以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为双组长的绿美村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分管领导挂点,镇、村干部驻点的工作专班,明确职责,细化分工,统一行动,组织党政班子召开绿美村庄建设工作推进会、研讨交流会,按照中央、省、州、县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绿美乡村建设工作要求,在整体规划上把好关、掌好舵。眼睛向外,学树典型。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组织干部群众到牟定县、永仁县等地观摩学习,学典型、争先进,借鉴“绿美乡村”建设成功经验,细化建设方案,将村庄建美建好。截至目前,镇党委政府及挂点领导先后召开绿美乡村建设工作座谈会、现场会、推进会20余次,组织外出考察学习5次、村组交叉学习30余次。

 

 

 

因地制宜多点开花,扮靓美丽“新家园”。因村施策“绿化美化”,乡村道路变“花带”。面对集体资金短缺困境,坚持“没钱照干”和“小钱大干”对路面进行硬化、绿化、美化,利用村边竹子编栅栏,选种适宜花卉作点缀,让杂草丛生的道路变得春意盎然,成为独树一帜的“花带”。因户制宜“变竹为栏”,乡村庭院变“花园”。充分利用房前屋后、边角地、闲置空间等,就地取材,在房前屋后开展小景观、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药园的小庭院建设,群众自发到山上砍伐竹子,削成木条,做成竹篱笆,根据群众个人喜好在庭院内栽种花卉、果树等绿化品种,让美丽庭院成为农村最独具特色的小院。因势利导“变废为宝”,乡村小寨变“公园”。秉承因地制宜,依势而建的工作理念,结合各村实际,建设小景观,利用铧犁、钉耙等老旧农具做壁挂,利用石磨、石槽、土罐、废旧轮胎造景观,废弃砖瓦、石头支砌挡墙等,让老物件有归属,保留时代记忆,确保乡土、民俗文化看得见、留得住、传得下去。截至目前,播撒花籽700余千克,栽种行道树、花卉80000余株,打造花台6000余平方米、小景观21处。

 

党建引领文化传承,齐心共建“宜居地”。党群共建树“样子”,汇聚同心“绿美行”。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带头干,挂钩工作组、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小组干部一起干,退役军人、大学生、乡贤及群众跟着干,带动群众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实行政府补助、村集体出资、群众投工投劳投资、社会捐赠相结合模式,将群众内生动力转化为共建共治共享的行动自觉,实现从“不想干”到“停不下”转变。党员带动夯实“底子”,实现人居“绿美净”。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及党员的带动作用,发动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引导群众从“各扫门前雪”到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卫生,形成以点带面的治理提升格局,持续开展厕所改造、污水处理等专项行动,形成面上的总体提升。同时,坚持“见绿护绿,见缝插绿”,进村道路护绿,村内拆违植绿,房屋前后堆放整齐,栽花种草,为绿美建设打好“底子”,让乡村环境展现“干净美”,实现村庄“颜值”大提升。文化展示丰“里子”,留住乡愁“绿美情”。各村以壁画为载体,留住“乡愁”,紧紧围绕民族团结、新时代文明实践、田园风情等主题制作壁画,变“裸墙”为“画墙”,让艺术创意和本土风情文化相结合,引发“乡愁”共鸣。羊旧村打造清廉村居,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赋能乡村振兴,切实把风清气正的廉洁文化贯穿到乡风文明建设中,营造人人思廉、人人倡廉、人人促廉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对村庄“七旁”进行了充分绿化美化,村集体共整合资金300万元,动员超过8000名群众投工投劳,清理垃圾5吨,清理遮阳网400余平方米,村内拆违5处410平方米,建成特色景观30处,排水沟8条。

狮山镇始终坚持以净为底、以美为形、以文为魂、以人为本,结合民族特色和资源优势,精心描绘绿美村庄新画卷,着力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可推广、可交流、走在前列的绿美村庄示范样板。(供稿:武定县狮山镇人民政府 审核人:杨晏模)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