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泸水:聚焦“五个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和美乡村
来源:大发体育平台:       2024-05-23 14:56:18 【字体:
【字体: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按照“串珠成链、连线成景、先易后难”工作思路,全面统筹、超前谋划,抓好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提升,扎实推进“千万工程”三年行动。

坚持党政“一把手”抓

突出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千万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八个专项工作组,包括村庄规划编制管理、农村建房规范管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镇区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城乡绿化美化、资金物资保障等,各专项工作组均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并从各行业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专班,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坚持常态抓化抓

2023年以来,泸水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实现大改观、大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户厕覆盖率同比提升28.76%、25.66%、4.59%。村庄规划进展全省排名前进71名,成功推荐省级绿美乡镇1个、省级绿美村庄5个、州级绿美村庄62个。在2023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排名中,泸水市逐步提升至第7名,摘掉了2022年“三类县排名末端”的“帽子”,做到了日日有进步、年年有提升。

村民参与清理路面垃圾,打扫卫生死角 图源:“怒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坚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抓起

在落实《泸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基础上,印发了《2024年泸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市推进工作方案》,各村根据“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径”。大兴地镇鲁奎地村和团结村6个村民小组依托以工代赈专项项目,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圈舍改造,完成圈舍改造458户,采取单户改建、联户改建、多户联建等方式,将终端尾水接入菜园或人工湿地,实现无害化排放。六库镇瓦姑村金竹林自然村针对本地区日照时间长的特点,采用太阳能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用太阳能为污水处理中的增氧曝气提供动力。鲁掌镇三河村委会古炭河村立足独特生态优势,成立怒江州第一个农村文旅专业合作社,组织设立农村文旅运营团队,培养了怒江州第一个乡村CEO,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群众,全面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提升乡村振兴“造血”动能。

鲁掌镇三河村委会古炭河村 泸水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坚持考评争先激励机制

坚持把考核激励、评比争优机制作为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手段,引导村民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大练地街道赖茂村在原先“星级卫生户”评比基础上,提标提质、改版升级,创新实施“家庭积分制”举措,探索“门前三包+人居文明典范户”评比新形式,每月对每户人家进行评分积分,开设积分超市实现集中兑换,村民踊跃参与、热情高涨,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美丽嬗变。

大练地街道赖茂村 图源:“泸水统战”微信公众号

坚持激活村民主体地位

围绕老百姓最急切、最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深入调研,确定“千万工程”项目库。完善村级重要事项公开、公示制度,保障好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让群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有话语权、有存在感,发挥其聪明才智,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良好格局。严格执行村规民约、“红黑榜”“门前三包”等制度,做细做实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农村全覆盖推广“党建+乡村治理委员会”治理模式,把村庄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治理委员会发挥作用的重要着力点,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和党员示范带头,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自觉行动,培养他们形成主人翁意识。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