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统筹推进“三个提升”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来源:《云岭之窗》杂志       2024-03-20 14:19:43 【字体:
【字体:

统筹推进“三个提升”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李琰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今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统筹推进“三个提升”,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2年以来,云南省深入实施绿美云南三年行动,扎实推进绿美乡村建设,累计评定省级绿美乡镇200个、绿美村庄400个。图为大理州剑川县甸南镇西中村。杨继培/摄

发展乡村产业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聚焦“1+10+3”重点产业,健全工作机制,壮大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积极争取国家种业提升工程、制种大县、种业联合实验室等项目,持续推进省级种质资源库(圃、场、区)认定,加快推进种质资源基因测序和重要性状表型鉴定,遴选第二批品种推广后补助和突破性新品种、优良大品种奖补,扶持一批省级种业阵型企业,建设第二批省级种业基地。扎实推进40万亩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示范。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为振兴“滇系”种业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设施农业建设。深入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摸排适合发展设施农业的土地资源,积极引进并扶持龙头企业,通过提升改造一批、投资新建一批、示范带动一批,推进小浆果、花卉等特色产业集约化、高效化生产,创建一批渔业、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工程,推出一批设施农业示范点。统筹利用衔接资金,建设一批田头冷藏保鲜设施、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地冷链集配中心。

推进农业加工延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推进蔬菜、水果、鲜切花、中药材等分选、清洗、鲜切包装等设施建设,提高商品化处理水平。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持续推进咖啡、坚果、中药饮片等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价值链。积极争取创建一批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建设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促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发展。

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掘一批如楚雄彝绣、临沧中山竹编、西盟佤族织锦等的民族特色手工业,创响“工艺牌”“文化牌”等乡土品牌。遴选推介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开发差异化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和服务。

打造数字农业场景。加大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广泛应用,重点抓好20个省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联合华为集团建设农业AI试验示范区(花卉)。建设一批智慧农业引领区,推动规模化农场(牧场、渔场)数字化升级,开展智慧农业产业园区、智慧农场、农业智慧物流配送中心等建设。

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实施好“头雁”项目,大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坚持以增收效果为导向,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大力推进助农增收利益联结模式扩面提质,总结推广孟连县“334”、蒙自市“622”等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推动企业、农户、村集体各方收益合理分配。

泸西县标准化蔬菜基地 高春燕/摄 图源:“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

推进乡村建设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深入实施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整治提升1万个以上村庄,达标认定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抓得住能见效、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强化村庄规划引领。持续推进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全面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和成果入图入库备案,确保规划入库率达到80%以上,加强村庄建设风貌引导和管控。稳妥有序开展以乡镇为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盘活使用农村空闲、废弃、低效利用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合理布局土地用途,有效保障乡村基础设施用地和产业发展用地。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农村改厕技术服务和农村公厕管护提升“两个专项行动”,新建和改造农村卫生户厕27.11万座、卫生公厕3040座。协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加快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建立健全常态化清洁制度。深入实施绿美乡村三年行动,建设省级绿美乡镇100个、绿美村庄200个。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县级乡村建设项目库和乡级村级建设清单,对财政资金建设项目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统筹开展农村供水、道路、能源、信息和住房安全等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供水水质保障能力,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确保农村危房和农房抗震改造应改尽改,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社会管理等涉农公共信息协同共享。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持续开展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达标建设,稳步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地区疫情群防群控、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一老一小”关爱服务,重点提升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关爱服务质量。

深化乡村治理

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不断健全和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县乡党委书记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大村党组织后备力量培育储备,配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促进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村庄、集市等延伸。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发挥村民自治和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完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选树一批最美家庭、绿色家庭等典型。

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实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十百千万”工程,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依法打击赌博等突出违法犯罪,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润滇”行动,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鼓励支持基层和农民群众自主举办“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保护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开展农业农村文物普查,建设农业文化遗产后备名录库,加强传统村落数字化建设,保护好传统村落、古树古迹。深入乡村提取文化基因,绘制乡村文化底色,为乡村文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中共云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      分享到: